“深度合成”技术将规范发展(2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构建多维度治理机制 近年来,针对深度合成技术恶意使用所带来的问题,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管理法律法规,探索深度合成的治理路径。欧盟将深度合成纳
构建多维度治理机制
近年来,针对深度合成技术恶意使用所带来的问题,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管理法律法规,探索深度合成的治理路径。欧盟将深度合成纳入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(GDPR)》等现有法律框架规制,德国、新加坡、英国、韩国等国家,均有适用于深度合成技术相关犯罪案件审理的法律法规。
我国正积极探寻建设有效治理机制。自2019年11月起,先后出台的《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》等文件,均对生成合成类内容提出不同程度的监管要求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,治理深度合成不能搞“一刀切”,要持续发展技术,避免阻碍其正向应用与创新。其衍生出的安全问题需从源头解决,引导人工智能学术界、产业界不断加强技术研发,并扩展深度合成溯源、深度合成鉴定等方面的研究,防范伦理安全风险和合规风险。
引导深度合成技术良性发展,需探索多维度治理机制。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段伟文建议,加强对深度合成的技术、法律和伦理问题展开系统性前瞻性跨学科研究,对其可能出现的高风险应用场景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与监管。
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曾毅则倡导产学研发展自律自治,他表示,在法律法规未形成体系化之前,产业界自身应强化理论先行意识,防范滥用、严禁恶用。
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许可看来,社会层面应加大宣传普及力度,强化公民对深度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,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。
田天对此有相同看法,他认为深度伪造的本质问题是透明度不足,因此提高公众对深度合成技术的认知尤为重要,只有将门槛降低到所有受众能够在共同框架下认识、讨论、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,深度合成技术才能健康良性发展。
业内专家建议,各方应当落实好新的规范要求,在此前提下不断追求技术突破,开拓深度合成技术应用场景,形成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带动效应。(经济日报记者 李芃达)
文章来源:《合成纤维工业》 网址: http://www.hcqwgy.cn/zonghexinwen/2022/0224/655.html